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松桃近代政治名人

松桃近代政治名人

关键词:松桃名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gzst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068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   吴向必,苗族,生于1926年,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人(牛郎1956年前属铜仁县,1956年12月成立苗族自治县时划给松桃)。1935年至1949年给地主放牛当长工、雇工。1948年至1949年为中共地下党(黔东纵队)送信。1949年至1952年历任贵州省铜仁县牛郎第二村村长、土改工作队队长、乡长、区长、区委书记。1952年至1955年在贵州省先后任铜仁县、松桃县县委委员、县委副书记、县政协主席、县委书记、县武装部政委等职。1966年至1971年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。1972年任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。1972年至1973年任地委委员、省委委员。参加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整风运动结束后,周恩来总理宣布吴向必同志回贵州工作,实行三三制:三分之一时间参加贵州省委工作,三分之一时间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工作,三分之一时间抓面上工作。1973年至1978年12月任贵州省委书记,第十届、十一届、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。1979年3月至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,1983年至1989年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。1997年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72岁。
      吴向必同志出身于贫寒的苗族家庭。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。1981年因患脑血栓曾全身瘫痪,卧床不起,住院疗养。他以顽强的毅力,坚持按摩和运动,力战顽疾,逐步恢复健康。在病休中他仍有豁达情怀,以学画为志趣,描绘身边事物和祖国大自然,锤炼身心,抒发豪情。创作出各种题材的书画作品200多幅,有北京的玉兰、泰山劲松、川贵碧竹、西南山水、青岛肥蛙、黄河大鲤,还有兄弟民族风情和老一辈革命家画像。可谓“所画皆所爱,质朴又天真”。他的事迹和作品得到海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,他的名字被载入1987~1988年第51版《世界名人录》中。曾任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、副理事长;第三理事会顾问;中国《桥》杂志社顾问;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;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书画社顾问;中国翰园碑林顾问;英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永久会员和美国世界名人传记研究协会顾问、理事会顾问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 石孟明 1931年生,贵州省松桃县人。中共党员。曾任贵州省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专员,1998年退休。现为贵州省苗学会顾问、铜仁地区苗学会名誉会长。1950年参加工作,同年2月参加松桃县城关镇蕨基坳村农民协会任宣传委员,6月到铜仁地区农干训班学习,11月任松桃县城关区城关镇干事。

  1951年任松桃县城关区武装干事、团区委书记。1952年加入中国GCD,任松桃县团县委副书记。

  1953年至1954年到西南团校学习。1954年至1956年任松桃县大坪区区长、区委副书记、书记、县委委员。1955年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民族研究班学习。1956年3月任松桃县人民委员会代理县长、松桃苗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主任、县政协副主席。1956年12月至1967年连任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届县长,县委书记处书记、县委常委。1967年至1968年因“文化大革命”被停职。1968年至1970年任大兴飞机场(现改为铜仁机场)松桃建设民兵营营长。1970年至1971年为松桃县革委委员,1971年至1977年任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、县革委副主任、县委第二书记、第一书记。

  1977年至1979年任铜仁地委副书记,1979年至I981年任铜仁地委常委、政策研究室主任。1981年至1983年任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常务副专员、地委常委。1983年5月至1985年9月任铜仁地区行署专员、地委副书记。1985年10月至1988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驻铜仁地区联络处主任。1988年3月至1998年9月任铜仁地区行署督导员。1987年后至今为贵州省苗学会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届顾问,1997年后至今为铜仁地区苗学会第一、第二届名誉会长。曾为中共贵州省委第一、第二届党代会代表,贵州省人大第二、三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石孟明 1931年生,贵州省松桃县人。中共党员。曾任贵州省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专员,1998年退休。现为贵州省苗学会顾问、铜仁地区苗学会名誉会长。  

滕久明(1944.1- )
笔名柳青, 苗族,中共党员,研究生学历,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,中共十五大、十六大代表,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。1965年11月加入中国GCD,1966年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,分配到重庆市工作,历任重庆市大渡口区团委书记,区委、区ZF办公室主任,副区长、区委常委,副书记、代理书记、书记,北碚区委副书记、书记。其间于1983年考入中供仲央党校研究生班脱产学习二年。1986年后,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、秘书长、宣传部部长、中共重庆市直机关工委书记,1992年6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。1997年重庆改建为直辖市后,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,1999年任市委常委、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,2001年6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兼市委秘书长、市直机关工委书记,2002年6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。1997年、2002年先后当选为中国GCD第十五次、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在部队锻炼时,曾被评为“五好战士”;担任教师时,当选为市党代表。为了保证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,曾冒着生命危险先后两次跳进寒冷的水库堵塞漏洞,被通报表彰;挺身而出擒拿逃犯,被学院通报表彰;勇救落水学生义举上《重庆日报》;1980年被评为重庆市抗洪救灾先进;出色地完成了处置重庆“1.18"空难等突发事件;1983年鼓励并协助重庆钢铁公司创办了大集体,解决了上万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;组织进行了“红岩”系列的创作、影视、宣教等工作,其中《红岩魂》、《为了共和国的诞生—革命英烈事迹展》、《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》等大型巡展演出活动,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映,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。在1999年度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评选中,重庆首次实现了“满堂红”,获得中宣部颁发的“优秀组织奖”。曾担任重庆杂文学会会长、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和杂文月报主编,先后在人民日报、重庆日报、中央党校《理论月刊》、《党政干部论坛》等报刊上发表了30万字的理论研究文章,其中《实践是培养年轻干部的基本途径》、《弘扬革命文化、促进思想道德建设》、《努力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》等,收入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》、《中国改革纵横谈》、《开拓者论文精粹》等全国性文集中,部分作品还被评为全国、省、市优秀研究成果。


石邦智(1919.9-)
      苗族,中共党员,老红军,全国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曾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,祖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,出生于湖南省花垣县。1933年在湘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在红三军、红六军团十七师历任战士、通讯员、军直宣传队员,随部队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。后随红二、六军团长征,在云南宣威阻击战中立战功1次。1936年12月加入中国GCD,1937年10月随部队开赴晋西北参加抗日作战,在收复河北省阜平县王块镇战斗中立战功1次。1938年9月,部队在陕北大练兵时,被团、旅授予“特等射手”称号,誉称为贺龙神枪手、投弹手。1940年底,积极响应党中央、毛老人家的号召,投身于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,带领垦荒突击小组圆满完成上级规定的垦荒任务,被评为团一等运动模范。参加了沂口会战、保卫三边、保卫延安等大小战斗52次。解放战争时期,参加大小战斗55次,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历任连长、副营长、营长。1948年2月在解放军47军139师415团担任营长、侦察科长,在辽沈战役四平保卫战、黑山阻击战中荣立战功1次。在解放黑龙江省方正县、吉林省德惠县和攻打长春飞机场的战斗中荣立3次战功。1948年底在平津战役中担任侦察股长参加廊坊防御战,1949年7月参加渡江战役,在宜沙战役中担任突击营营长,荣立战功1次。1949年10月,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,参加解放长寿、广安、重庆的战斗。在湘西剿匪建政时期,担任花垣县大队长,湖南省军区独 立团22团副团长、23团团长。1952年5月转业,被选为湘西苗族自治区人民ZF主席,1953年被推选为世界国际保卫儿童和平委员会委员,195 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,同年9月担任湖南省人民ZF委员,1954年1月任湖南省人民ZF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。1956年参加中央赴西 臧访问团,参与西 臧自治区人民ZF的筹备工作。1977年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农村办副主任、党委成员,1978年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省民委主任,1980年后任第五、六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1988年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,1997年4月离休,享受副省级政治待遇,正省级医疗待遇。是中国GCD第八至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全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,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,中共湖南省第一至四届委员、常委,湖南省第二、三、四届政协委员。


麻再成(1941. 3-)   
        苗族,中共党员,大专学历,曾任贵州省建设厅纪检组长、机关党委书记,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。1961年8月从贵州省化工学校应征入伍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军分区服役,历任战士、中士班长,曾被评为贵阳市“五好青年”。1964年7月加入中国GCD,同年10月提为干部,授少尉军衔,任贵阳市云岩区人武部助理员。1966年7月调回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武部工作,任人武部党支部委员、党委委员,任过松桃中学革委会副主任、松桃县革委委员。1970年9月调铜仁军分区政治部工作,任组织科副科长,1983年5月任军分区副政委、党委委员、常委、纪委书记,期间,于1980年8月到万山特区人武部工作,担任人武部副政委、政委、党委书记、中共万山特区委常委等职。1988年8月被授予大校军衔,调兴义军分区工作,任副师职纪检员、分区党委委员、常委、省军区纪委委员。1990年转业到贵州省城乡建设学校工作,任校党委书记、校长。1993年当选贵阳市南明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。1994年7月调任贵州省建设厅党组成员、纪检组长、机关党委书记,期间,建设厅的党建和纪检工作曾受到建设部和贵州省纪委的肯定,被中共贵州省纪委评为先进个人。在《贵州工人报》、《贵州建设报》、《中国建设文明论坛》等报刊发表一些文章。2000年12月退休,享受正厅级待遇。


欧百川(1894.8-1970.9)   
        又名学海,号百川,苗族,民注革命时期著名人物,建国后曾任贵州省人民ZF副省长,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。1926年元月,在铜仁参加北伐的贺龙部队,被委任为建国联军川军第1师独 立2团团长,同年5月在湖南羊毛滩战斗中立下大功,成为名将。后又在湖北省公安县的陡湖堤、黄金口战役中立下战功,晋衔为上校团长。由于率团在河南逍遥镇战役中再建奇功,1927年6月晋升为贺龙20军第1师副师长。之后,参加了“八一”南昌起义。因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失败,寻找贺龙未果,迫于形势,转投同乡罗启疆部,后任国民党独 立34旅参谋长。抗战爆发后,主动请战,率702团参加上海松沪保卫战,后晋升为少将副师长、师长,参加了武汉会战和长沙一、二、三次会战。1942年春,因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,在湖南益阳发动了有名的“太子庙事变”,之后,被当局送重庆陆军大学学习。毕业后,解甲辞官,退隐秀山。1949年10月出任秀山县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积极参加秀山的解放和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工作,为争取地方保警队归顺人民,做了出色的统战工作。1950年6月,经贺龙向组织推荐,周恩来总理签署,担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主任委员。兼任贵州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、贵州省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,曾代表贵州省出席世界和平大会,并任赴朝慰问团第三总分团第四团团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。1954年7月当选 为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同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1955年2月当选贵州省人民ZF副省长。在后来的反右派运动中,被错划为右派分子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又遭批斗,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摧残和折磨。1970年9月含冤去世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落实统战政策,于1979年5月平反昭雪,恢复名誉和承认副省长职务。为发展贵州少数民族事业,增进民族团结,加强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,作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贡献。


田家乐(1923.10-1996.3)   

苗族,中共党员,黔东纵队边胞支队主要负责人之一,曾任松桃县人民政府县长,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。1948年投身革命,同年9月任黔东纵队边胞支队政治主任,后任支队副队长,率领边胞支队出生入死,开展武装起义,1949年1月加入中国GCD,同年11月转战思南、德江、凤冈等县,任黔东北纵队副支队长、指导员。1950年2月任松桃县大队副大队长,同年8月任松桃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长,1951年5月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,1953年3月任松桃县人民政府县长。1956年5月调任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,1961年12月任贵州省政协政治学校教研室主任,1978年任贵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,1984年离休,享受副厅级政治待遇。1996年3月去世。


来源于:三苗网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856-2828399 传真: 邮箱:1716832897#qq.com
地址:贵州省松桃县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邮编:55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松桃天马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